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陕甘青蒙自驾游

2015陕甘青蒙自驾游行程

9月7日,哈尔滨——北京 1208公里,住北京;
9月9日,北京——榆林 789公里,游览万里长城镇北台;
9月10日,榆林——兰州 709公里,游览兰州黄河河畔景区;
9月11日,兰州——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住园中藏寨;
9月12日,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进入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尕让乡阿什贡村,拍摄“贵德黄河丹霞”、“天下黄河贵德清”,住湟中县;
9月13日,参观塔尔寺,游览青海湖、日月山;
9月14日,前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拍摄茶卡盐湖;
9月15日,茶卡镇——门源回族自治县,
9月16日,门源——祁连,欣赏“天境祁连”风光:黑河大峡谷、祁连草原、祁连森林自然保护区;
9月17日,翻越祁连山,抵达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冰沟丹霞地质公园景区;
9月18日,拍摄冰沟丹霞和张掖七彩丹霞,住山丹县;
9月19日,山丹县——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进入巴丹吉林沙漠,住沙漠深处70多公里的庙海子,牧民客栈;
9月20日,巴丹吉林沙漠——内蒙古克什克腾旗,
9月21日,前往阿斯哈图国家地质公园,途中游览黄岗梁秋色、贡格尔草原风光,住热水温泉小镇;
9月22日,克什克腾热水温泉小镇——哈尔滨 1024公里,返回哈尔滨。

万里长城第一台

2015年9月9日,我们再一次出发。从北京驱车789公里,径直来到了位于陕西榆林城北4公里红山顶上的万里长城镇北台。
据有关资料介绍,镇北台外砌砖石,内筑夯土,台高4层30米,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占地5056平方米,气势磅礴,威武雄伟,人称“天下第一台”。这里是明长城现存的最大要塞,可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为万里长城的三大奇观之一。
我们来到这里时已是傍晚时分,天空乌云低垂,不时有滴滴细雨飘落,阴云笼罩下的镇北台,显得格外苍凉和凝重。台北额头上的“镇北台”三个大字,宣示着这里是大明的疆土。台南额头上刻着明万历年间巡抚涂宗睿书写的“向明”两个大字,虽然历经风雨沧桑,字迹斑驳,镇守疆土的将士们的忠诚依然清晰可见。回来以后,查到了明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兵部右侍郎刘敏宽的一首诗《镇北台》:“重镇秋声霁色开,巡行不是为登台。千山远向云霄列,一水还从沙漠来。戌阁崔嵬天阙近,塞垣缭绕地维田。凭高极目狼烟靖,恍是逍遥莨苑偎”。虽不能甚解其意,当年镇北台的苍凉悲壮,在诗句中可见一斑。
登上镇北台的顶层,从苔迹斑驳的垛口极目远望,现如今的关里关外连成了一片,广袤的大地上梁卯纵横,沙洲环抱着片片良田,绿树丛中隐匿着宁静的村落。城墙脚下鲜花绽放,百年古树枝繁叶茂,我们仿佛经历了一次从远古到当今的历史穿越。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碧水丹山坎布拉

“碧水丹山坎布拉”是央视推介青海旅游的一句广告词,我们此行的第二站,来到了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境内的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果然是满目赤红的山峦,碧绿的河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眼前这条清澈的大河竟然是黄河。
坎布拉,藏语的音译,意为“康巴人的庄园”。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山体由红色沙砾岩构成,岩体表面丹如红霞,奇峰峭壁遍布其中,造型诡异,有鬼斧神工之妙。黄河从中穿过,形成一条深深的峡谷,黄河在这里水流平缓,宛如一湾瑶池。峡谷的一侧是惟余莽莽的森林,绿树青翠;另一侧是层次鲜明的丹山,跌宕起伏。山坳里零星散落着几块“巴掌大”的平地,或是藏寨,或是耕地,或是牧场,高原上的田园风光别有一番韵味。
进入坎布拉海拔一路攀升,由2000米上升到3100米,最先看到的是李家峡水电站,电站建在两山之间,这里是黄河上游继龙羊峡水电站之后修建的第二座电站。站在山脊公路上俯瞰,赤红的丹霞山和碧绿的黄河水尽收眼底,虽然当时的天气不够理想,薄雾弥漫,拍摄的片子不够清晰,还是捕捉到了“碧水丹山”的奇异景观。
当晚我们住在了核心景区里的一个藏寨,寨子不大,看上去只有十几户人家,每家的藏式民居都是高墙大院。我住的是一户家庭客栈,虽然很简陋,但是很整洁,主人是一位年轻的藏族妇女,待人淳朴而又热情。或许是接待的摄影团队多了,她对摄影还很了解。第二天一早,她告诉我们,今天的光好,云也好,你们可以到对面的山顶上拍照。我们顺着她指的方向,登上了山顶,太阳从山背后悄然升起,阳光直射到对面的山峰上,把赤色的山崖映照的金碧辉煌,日照金山,霞光万丈。淡淡的薄雾缭绕在群山之间, 随着日出渐渐散去,天空晴朗起来,蓝天白云映衬着红褐色的奇峰峻岭,构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到达坎布拉景区
到达坎布拉景区
山坳里的藏寨
山坳里的藏寨
清澈的黄河从峡谷中流过
清澈的黄河从峡谷中流过
李家峡水电站
李家峡水电站
notion image
我们住的藏寨和藏寨家庭客栈的女主人
我们住的藏寨和藏寨家庭客栈的女主人
坎布拉的奇峰峻岭
坎布拉的奇峰峻岭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天下黄河贵德清

从坎布拉前往塔尔寺所在地湟中县的途中,公路在群山之间延伸,其中有很长一段与黄河并行。200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钱其琛来到这里时,看到清澈见底的黄河,有感而发,欣然提笔写下了“天下黄河贵德清”。或许是因为龙羊峡和李家峡两个大型水利工程的作用,黄河流经贵德段时流速放缓,泥沙沉淀,才造就了“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景,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为贵德的旅游符号,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至。
贵德不仅仅有清凌凌的黄河,更加令人震撼的是沿途随处可见“黄河丹霞”奇观。驱车走进黄河河谷,脚下的黄河平静而又舒缓,迎面的山峦巍峨而又峻峭。蓝天下,河水碧绿,丹霞火红,沙洲褐黄,植被青靛,红黄蓝绿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粗狂而又清秀的黄河丹霞地貌。我们走走停停,边走边拍,拍不够的黄河水,拍不完的丹霞山,让我们流连忘返。
在贵德城外,黄河岸边,有一个黄河广场,广场中竖立着一部巨型水车,水轮不停地转动,象征着农耕文化的传承。还有一尊黄河少女的塑像,含情脉脉地凝望着黄河,象征着贵德儿女深深的黄河情。这里的黄河大桥被命名为“黄河清大桥”,是要突出贵德黄河的与众不同。所有这些都在向人们展示了贵德独有的黄河风情。
傍晚赶到湟中吃晚饭,饭店老板向我们推荐一种当地的特色美食,名叫“狗浇尿”,其实就是一种油饼,据说是烙饼时,边烙边用小油壶往锅边浇油,就像狗往墙根撒尿一样,名字虽然不雅,却很好吃。
公路在群山之间逶迤延伸
公路在群山之间逶迤延伸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清澈见底的黄河水
清澈见底的黄河水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黄河丹霞奇观
黄河丹霞奇观
黄河清大桥
黄河清大桥
notion image
黄河水车
黄河水车
黄河少女塑像
黄河少女塑像
贵德美食“狗浇尿”
贵德美食“狗浇尿”
notion image

青海湖的恬静和幽美

因为傍晚还要赶到茶卡盐湖镇,我们在青海湖游览的时间不长。汽车驶上环湖公路,浩瀚的青海湖迎面扑来,突然远处一片盛开的油菜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此时早已过了油菜花的开花期,湖边仍然有这样一片油菜花,让我们十分意外。停下车一问才知道,这是当地牧民特意为游人反季节种植的。金秋九月,淡黄色的油菜花,鲜艳夺目,远处是蔚蓝色的湖水,水天一色,色彩柔美斑斓。过往的游客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拍照留念。
我们没有去青海湖的开放景区,而是开车拐进了一条牧场土路,征得牧民的同意,沿着土路径直来到了青海湖边。这里没有如织的游人,没有人造的景观,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清纯,原汁原味。湛蓝的湖水碧波万顷,水天一线辽阔无边。一个牧羊女在湖边悠闲地放牧着羊群,还有一个藏族青年潇洒地在湖边遛马。阳光下湖水里映衬着我们的倒影,不时有湖鸥飞进我们的镜头,这才是我们想象中的青海湖,恬静幽美的青海湖。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盐是一种景观

前些时候,也是在《国家地理》上看到一个专辑,叫做“盐是一种景观”,当时对此还不很理解,这次我们来到茶卡盐湖,身临其境,才真正体会到盐湖的确是比盐更有味道的风景。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的茶卡镇。茶卡,是藏语“盐海之滨”和“盐池”的意思,茶卡四面环山,是一个方圆数十公里的盆地。盐池就在其中。池中蕴藏着丰富的天然结晶盐,据说是因为周边的莫河、小察汗河等河流河水不断地流入盐池,浮在结晶盐的表层,才形成了眼前这风景靓丽的盐湖。天气好时蓝天白云映衬在湖面上,宛如天空复制到了湖面,明镜一般,因此,人们也把茶卡盐湖比喻为“天空之镜”。
我们傍晚来到茶卡盐湖,湛蓝色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湖面也呈现的是一派湛蓝,加上湖面上游人如织,没能拍到理想的“天空之镜”奇异景观。然而,湛蓝清澈的湖水里,泛着洁白的盐花,晶莹剔透,宽广无垠。人们站在湖面上,犹如身轻如燕一般飞踏在水面上,倒影清晰地印在水中,身后留下了一束修长的身影,这种奇特的景观唯此仅有。
茶卡盐湖实际上是一个盐场,通往盐湖的是一条用盐铺成的道路,还有一条铁路伸向湖中心,开放旅游以后,铁路基本上不用了,成了与盐湖配套的景观,顺着铁路人们可以想象到采盐是的繁忙景象。
第二天清晨,我们赶到盐湖拍日出,太阳从山背后慢慢升起,褐红色的山影映在蔚蓝色的湖面上,色彩斑斓。霞光泼洒下来,洁白的岩滩也变成了暗红色和金黄色,远远的有几艘采盐船开进湖中采盐,新的一天开始了,茶卡盐湖里充满了生机,“盐湖催生中华文明,创造壮美风景”,从这个意义上说:“盐是一种景观”。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天 境 祁 连

青海去甘肃需要翻过横在两省交界的祁连山。
门源到张掖,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门源经峨堡,直达张掖,这条路的路况好,距离又短;还有一条路是在蛾堡拐向祁连县,再由祁连县经黑河峡谷、祁连草原,翻越海拔4100米的高山垭口,进入甘肃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这是一条风景极佳景观路,也是一条扑朔迷离的险路。无限风光在险峰,虽说我们都已经年过六旬,而且还自己开着车,仍然选择了后一条路。
门源是著名的油菜花景区,九月的油菜虽然已经过了开花期,结了荚的油菜一片青绿,等待收获的青稞遍地金黄,深绿色的燕麦夹在其中,门源的坡岗上就像一幅巨大的调色板,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在去祁连的路上,像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祁连山的地质地貌丰富多彩,时而是狰狞陡峭的石峰,上面寸草不生;时而是绿草如茵的群山,波澜起伏;时而是神秘莫测的峡谷,曲径通幽;海拔4000米的高峰上,白雪皑皑,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从山上到山下,白雪、绿树和丰收在望的庄稼,四季分明。
我们曾到过很多草原,像祁连山这样的高山草原,草场丰润,羊肥牛壮,还真是不多见。路上,我们的汽车多次被横穿公路的羊群和牛群堵截,正好可以近距离拍摄,这也是穿越祁连草原意想不到的收获。
从祁连县出来走到一个叫野牛沟的地方,不远就拐上了213省道,这是一条几乎没有车走的公路,年久失修路况极差,七、八十公里的路程,我们足足走了三个多小时,公路盘山而修,崎岖不平,有些路段一侧是怪石悬空的峭壁,一侧是万丈深渊,有的塌方路段勉强能过去一台小型车。上到海拔4100米垭口时,路面上是一层厚厚的积雪,这里是青海和甘肃的分界线。虽然高原反应让我们觉得有些头重脚轻,大家还是下车亲手抓一把雪,庆贺我们再一次挑战自我的成功。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千仭赤壁——冰沟丹霞

冰沟丹霞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乡,是一处地质构造奇特的丹霞地貌。主要由褐红色的泥岩、页岩、粉砂岩构成。坚硬的砂岩经过千万年的风化,形成了各种出神入化般的造型。这些造型拔起于群山,耸立于山峦之巅,苍莽恢宏,气势磅礴。有的如鬼斧神工的雕琢,“绝壁当千仞,危崖一线开”。有的怪石如林,有的像一座巍峨的城堡,有的像一座威严的宫殿,有的像一座坚固的城墙,有的像栩栩如生动物,赤壁千仞,千姿百态。站在这些奇异的景观面前,你尽可以放纵丰富的想象力,每一处都能编排一个象形的名称,每一处都可以演绎一段精彩的故事。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巴丹吉林沙漠秘境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的西北部,面积四万四千多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人迹罕至,至今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是无人涉足的无人区。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叫巴岱的牧人,在这一望无际的沙漠里发现了很多湖泊,就把家迁到了这里,繁衍生息,后人把这里命名为巴丹吉林,蒙古语“巴岱之湖泊”的意思。
巴丹吉林沙漠秘境在于,浩瀚的沙漠中隐匿着大大小小100多个湖泊,在极度干旱的沙漠里形成了沙山和海子(湖泊)共存的奇观,海子周边的片片绿洲,令全世界的地理地质专家都很费解;广袤的沙海中并非到处都是黄沙一片,一些沙窝里长出了许多沙棘,白色的枝干,翠绿的叶子,甚至还有一簇簇盛开的黄花,开车的司机师傅告诉我们,这是因为今年的雨水较往年多的缘故;巴丹吉林沙漠的沙山绵延起伏,人们用“上帝划下的曲线,苍天缔造的神奇”来形容跌宕层叠的沙山,再贴切不过了;还有那大漠深处那座建于乾隆二十年的古庙,向人们宣示着苍凉的巴丹吉林沙漠也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风光独特的巴丹吉林沙漠,神奇的令人难以置信。
我们包乘了两台越野吉普,深入沙漠纵深70多公里,在庙海子的一个牧民客栈住了一夜。晚饭后,司机师傅把车开到了山顶上,让我们拍摄大漠落日,第二天,在返回的路上又拍到了远山的日出,在光影的作用下, 沙漠的色彩变幻多端,更加绚丽多彩。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狂飙巴丹吉林沙漠

自驾旅游摄影以来,我们这些年过六旬的老知青曾多次挑战过自己的“不可能”,翻越海拔5123米的唐古拉山口,穿过太行山深处的悬壁公路,登上峭壁顶端的郭亮村,徒手攀爬贡嘎雪山的冰川,冒着落石滚落的险境,行驶在川西北的丛山峻岭。每一次都被认为是不可能,每一次又都战胜了自我。这一次勇闯巴丹吉林沙漠,用惊险刺激来形容是远远不够的,可以说是,惊怵心颤,惊心动魄。
我们的车是不准开进沙漠的,8个人包租了两台专业越野吉普,出发前两位年轻的小师傅先是给每个轮胎放了放气,要求我们都必须系好安全带。沙漠里根本没有路,有的只是一条条横七竖八的车辙,既没有方向,也没有目标。开始的路段还很平缓,越往里面走,沙山越加陡峭,车辙也越来越少,很多地方干脆就没车辙,我们的车径直冲过去,在沙窝里闯出一条新路。汽车猛地冲上了一个沙山的顶端,戛然停住,两个前轮刚好搭在陡坡的边缘,我们下车往下看,眼前是一个长几十米的陡坡,直上直下的,坡度最少也有七八十度。司机师傅提醒我们,害怕的可以下车,顺着陡坡滑下去,我和几位女士没敢坐车往下冲,顺着陡坡滑了下去。几位胆子大的坐着车冲了下去。或许是看到我们这些人心理素质还可以,往后再遇到这样的陡坡,司机师傅干脆不停车了,直接冲下一个陡坡,接连着又冲上一个山梁,有时连续下坡上坡,每个陡坡都在七八十度左右,比坐过山车还惊险。更加惊险的是,我们的汽车驶上一个45度左右角的斜坡,横着飞速行驶,整个车身斜着如同悬在半山腰,速度稍稍慢一点,就有可能滚下山底,我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傍晚,司机师傅拉着我们冲上山顶拍日落,返回时从山顶直着开了下来,两千多米的行程,六七十度的坡度,瞬间就到了山底下,要早就知道是这样,恐怕我们根本就不敢冒这个险了。
我们一行人年龄都在六十以上,我和老伴儿虽已年近七旬,这把年纪了,还能够在大沙漠里这样飙车,挑战了自己的不可能,除去惊险刺激外,更重要的是再一次体会到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相关文章
寻访大漠古道 探秘青藏天路(2008年8月)
Lazy loaded image
四面重峦障 五溪曲水萦(2010年10月)
Lazy loaded image
中朝边境掠影(2010年10月)
Lazy loaded image
浮光掠影新疆行(2011年9月)
Lazy loaded image
林海深处的(2012年2月)
Lazy loaded image
二十个纬度的春天(2012年3月)
Lazy loaded image
浙西南的田园秘境(2015年4月)从三亚返回哈尔滨的路上(2017年3月)
Loading...
杨连地
杨连地
一位勤劳的作者
最新发布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轶事
2025-1-29
大 江 有 痕
2025-1-29
陕甘青蒙自驾游(2015年9月)
2025-1-17
浙西南的田园秘境(2015年4月)
2025-1-15
甘南川西北藏区行(2014年8月)
2025-1-15
太行山和晋陕大峡谷(2014年4月)
2025-1-15
公告
🎉2025年新版博客已经上线🎉
-- 感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