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当一条河流伴随你成长时,或许它的水声会陪伴你一生。”这是美国作家安•茲温格《奔腾的河流》中的一段话。也是我最为感同身受的一段至理名言。
 
黑龙江、乌苏里江流淌在祖国的东北边疆,守卫着千里边防;松花江、嫩江自西向东横贯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滋润着千里沃野。万古不废的江河,千回百转,日夜奔流,流水声中留下了一道道水痕,承载着黑龙江航运的往事,犹如一部不可磨灭的史诗,镌刻在每一个黑龙江航运人的心中。“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江水有痕,岁月有迹,黑龙江航运体制几经变革,功过是非,历史自有评说。
黑龙江航运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内河航运管理机构,1946年4月28日建局之初始称松花江航务局,此后先后改称东北航务局、哈尔滨航政局、东北内河航务局、东北人民政府航务局、中央人民政府东北内河航务管理局,直接归中央东北局领导。1955年再次改称黑龙江航运管理局,隶属交通部领导。这个时期的黑龙江航运主要是打捞沉船,重建港口,恢复航道,支援东北解放战争,开通边疆与内地沟通的水路运输大通道,恢复国民经济。从1946年开始,陆续打捞修复了“大岭山”(解放)号、“福州”(锦州)号等十几艘拖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46年初,黑河航务管理处成立,从延安派来的老红军姚国兴任处长,带领黑河的船员白手起家,在黑龙江边的滩地上建造了一艘大型客货轮,为了庆贺这艘船的建成,他们把这艘客货轮命名为“毛泽东”号。这是第一艘以毛泽东命名的船舶。“毛泽东”号投入运行以后,分别开通了黑河至漠河,黑河至佳木斯、哈尔滨的航线,把党中央、毛主席的关怀送到了遥远的边疆。在中央直管的这个时期,是黑龙江航运快速发展的阶段,黑航人自行建造的“鞍山”号等一批蒸汽机明轮投入使用,与新造300、600、1000吨级的驳船编队,形成了黑龙江、松花江上的主力船队。1955年,大型客货轮“北京”号投入使用,与后来下水的“上海”号被称为为松花江上的豪华大客轮,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至此,黑龙江的航运得到了全面恢复。
1958年,黑龙江航运管理局下放到黑龙江省,失去了国家的扶植和帮助,黑龙江航运的发展明显放缓,远远满足不了沿江各地生产生活的需求,为了解决运力不足的问题,时任省长的李范五甚至亲自召开动员会,号大召大造木帆船。文革期间黑航局又降格为黑龙江航运公司,隶属于当时的黑龙江省交通局,管理体制的不顺,加上十年浩劫的影响,全省航运企业连续十年亏损,积重难返。那个时候公路不畅通,铁路靠不上,沿江各地生产生活物资基本上依靠水运,老百姓出行也是要靠水运。一旦出现客船停运,煤、木、粮、油没有及时运到或运出,各地告急的电报电话就直接发到了省政府和有关部门。黑龙江航运的情况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关注。1973年决定恢复黑龙江省航运管理局,并从省交通局中划出来,作为省直的一个厅局直接由省委省政府领导,1974年省委派王源章同志担任局长兼党委书记。粉碎“四人帮”之后,新一届管理局党委拨乱反正,扭亏治乱,黑龙江航运才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我是1972年5月从生产建设兵团返城,调入黑龙江航运系统的,一直到2008年退休,近40年始终没有离开航运战线,亲身经历了此后航运管理体制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南方的内河航运快速发展,交通部直属的长江航运局更是突飞猛进,而黑龙江航运受地域经济的影响,没有很多的投入,加上封冻河流半年生产半年闲的致命弱点,主力运输船舶都还是蒸汽机明轮,马力小,速度慢,在界河上与苏联的内燃机推论会船时,对方船员常常把双手放在头顶,比作老牛的样子,嘲笑我们的船慢的如同老牛。哈尔滨、佳木斯两个最大的港口,除日伪时期留下的几段直立式码头外,全都是自然坡滩,没有大型吊装设备,更没有硬化场地。王源章等一班人,审时度势,在说服了省里领导之后,开始筹划重回交通部的工作,先是专门请来了一位摄影师,到界河上拍摄中苏两国船舶的照片,同在一条界河上航行,我们的蒸汽机船与苏联内燃机船的反差一目了然,他们带着这些照片去交通部汇报,用维护国家尊严的迫切性,改变黑龙江航运落后面貌的紧迫性,加大对黑龙江航运投入的必要性。请求改变黑龙江航运的管理体制。与此同时,提出界河航道维护涉及到国家的领土领水主权,是国家事权,外交无小事,政治责任地方政府上承担不起。经过反复几次汇报,引起了交通部的重视。交通部副部长潘琦,生产调度局、内河局、财务局等部门多次来黑龙江调研。1983年,部省签署了协议,黑龙江省航运管理局改称为交通部黑龙江航运管理局,实行省部双重领导,以部为主的管理体制,既是交通部直属一级企业,又是交通部派驻黑龙江水系的行业主管部门,同时还是黑龙江省主管全省水运的一个厅局,黑龙江省不另设航运管理部门。黑航局正式上收到交通部。
上收的第二年,交通部向全国派出了9个工作组,主要是为最后确定全国交通“七五”规划做准备。1984年9月,时任交通部部长的钱永昌同志,带领工作组到黑航局调研,就是其中的一个。因王源章局长参加中苏谈判,赵德奎副局长带着我全程陪同。钱部长一行轻车简从,一到哈尔滨就深入到了哈尔滨港、哈尔滨船厂,当天晚上又乘火车去了黑河,在黑河港码头上,钱部长看到对面的布拉戈维申斯克港,直立式码头,码头上吊车林立,铁路专用线一直延伸到码头前沿,而我们这边没有大型装卸机械,装卸基本上是人抬肩扛,深有感触,动情地对随行人员说到:“看到两边差距这么大,不由得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怀,我们只要拿出海港一个泊位的三分之一投资,就能把黑河港武装起来”。从黑河出来钱部长一行乘船考察了黑河至同江的界河航道,同江至富锦的松花江航道,考察了佳木斯港和佳木斯航运站。一路上,钱部长就船舶更新改造、重点港口建设、航道维护,特别是界河航道管理,维护国家领水领土主权,做了一系列指示。后来,我吧这些指示整理出来,经局领导同意,以管理局党委和管理局的文件印发全局各单位传达贯彻。黑航人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这份文件还成了各部门对口向交通部有关司局汇报情况,跑项目的“尚方宝剑”。
也就是在这次视察之后,交通部在编制“七五”规划时,把“三江、两河”(长江、珠江、黑龙江,淮河、京杭大运河)确定为全国内河发展建设的重点,黑龙江航运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1983年到1999年的16年间,是黑龙江航运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运输船舶通过“煤改油”,蒸汽机明轮退出了运输市场,全部实现了内燃机分节顶推运输,“龙客204”等多艘内燃机大型客轮上线运营,提升了客运结构;哈尔滨、佳木斯两个港口进行了大规模更新改造,黑河港完成了两期扩建改造工程,吞吐能力和港口环境,明显超过了对岸的布拉戈维申斯克港;哈尔滨船厂柴油机车间改扩建,生产的船用柴油机远销全国各地,船台和舾装车间改造后,造船能力大幅度提升,黑龙江水系大部分内燃机推拖轮都是在这里建成投产的;交通部还专门从荷兰为黑龙江航道局引进了两艘大功率挖泥船,同时拨专款实施松花江三姓浅滩一、二期整治工程;在抢险救捞、通信导航、卧冬基地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地支持和扶植黑龙江的航运事业,黑龙江航运顺风顺水,航程似锦。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黑龙江的国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交通运输历来都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航运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货源断崖式减少,客运受到高速公路的冲击,许多传统客运航线纷纷停运,客货运量大幅度下降,企业收入锐减,形势非常严峻。以张超为首的黑航局领导班子,没有畏惧,没有怨天尤人,紧紧依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黑航职工队伍,解放思想,知难而进,开拓经营。管理局党委提出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十大战略举措”。这十大战略举措,绝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件件切实可行的实际行动,有目共睹,事实胜于雄辩。
一业为主,就是在巩固传统货源的基础上,开发新货源。在这个阶段,举全局之力开发了黑龙江上游木材运输航线;开通了佳木斯、沙河子至哈尔滨和吉林沿松花江电厂的煤炭运输专线,被称为能源专线;发展外贸运输,短短几年里开放了十几个界河港口,对应口岸间的客货运如火如荼,特别是佳木斯船务公司开通的名山至哈巴罗夫斯克的煤炭运输,与俄罗斯阿穆尔航运局的木材联合运输,成为了外贸运输的一个创举。大胆引进俄罗斯的水翼艇,在全国内河率先应用了高速客船,在黑河口岸、同江口岸投入了气垫船运输,保证了流冰期间的客货运输。在此期间,黑航人还尝试开发嫩江和呼兰河的煤炭运输,虽然没能形成规模,但是“嫩江精神”和“呼兰河精神”,同样展现了黑航人锲而不舍的创业精神。
江海联运是“十大举措”之首,冲出三江,奔向海洋是黑航人的百年夙愿。经过艰苦的谈判,俄罗斯同意中国商船经黑龙江下游运输到第三国和中国沿海港口的货物。黑航人抓住机遇,组建黑龙江海运公司,建造两哈两用船,采用江海联运的方式,开通了江海联运航线。哈尔滨船厂从未造过海船,在建造江船的船台上造海船,是黑航人的一大创举。“木兰号”、“同滨号”、“黑河号”的陆续下水,“木兰号”首航日本成功,开通了“水上丝绸之路”,这些江海两用船,除参加江海联运以外,还开展了近海运输,迅速形成了规模,也改写了黑龙江省没有海运的历史。
多种经营,就是解放思想,千方百计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中国外轮代理公司合作成立黑龙江外轮代理公司;与招商局合作成立黑龙江招商国旅;在辽宁旅顺新建船舶修造厂;在福建漳州沙滩造船,经营漳厦轮渡;组建黑龙江航运外贸总公司,开展对俄贸易。直属各单位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多种经营搞的有声有色。航务工程公司成功打入哈尔滨建筑市场,在繁华地段建设了一座地标性大楼;哈尔滨船厂应邀到俄罗斯鄂木斯克修船;哈尔滨港出劳务到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港参加装卸作业;就连航运职工医院都派出了中医专家组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开了中医诊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黑航人为了走出困境,守住黑龙江航运这个老祖宗留下的百年基业尽力了。
正当黑航人紧咬牙关,励精图治,努力摆脱困境的时候,交通部突然决定把黑航局整体下放到黑龙江省,依据的是一份关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脱钩的文件。黑航局是国家编委在册事业单位,有固定的事业编制,同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并称为长江、珠江、黑龙江三大水系的航运管理机构,黑航局还承担着2600多公里的界河航运管理之责,承担着维护国家领水领土主权的重任,这些都是国家事权。把这样的一个行政管理机构,随同企业一并下放了,至今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从2000年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如何评价现在的黑龙江航运,实在是一言难尽,当年下放肢解黑龙江航运的功过是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无论是谁,对黑龙江航运做了什么,黑龙江航运人都会记着他的。都会在黑龙江航运的历史里留下痕迹。
川流不息的大江,江水有痕,有成功喜悦的泪痕,有遭受不公的伤痕,不论是乘风破浪的扬帆远航,还是跌入谷底的奋力抗争,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期盼着黑龙江航运扬起风帆,继往开来……。
相关文章
寻访大漠古道 探秘青藏天路(2008年8月)
Lazy loaded image
四面重峦障 五溪曲水萦(2010年10月)
Lazy loaded image
中朝边境掠影(2010年10月)
Lazy loaded image
浮光掠影新疆行(2011年9月)
Lazy loaded image
林海深处的(2012年2月)
Lazy loaded image
二十个纬度的春天(2012年3月)
Lazy loaded image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轶事寻访大漠古道 探秘青藏天路(2008年8月)
Loading...
杨连地
杨连地
一位勤劳的作者
最新发布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轶事
2025-1-29
大 江 有 痕
2025-1-29
陕甘青蒙自驾游(2015年9月)
2025-1-17
浙西南的田园秘境(2015年4月)
2025-1-15
甘南川西北藏区行(2014年8月)
2025-1-15
太行山和晋陕大峡谷(2014年4月)
2025-1-15
公告
🎉2025年新版博客已经上线🎉
-- 感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