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蔚蓝色的贝加尔湖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提起贝加尔湖,我们会首先想到西伯利亚,想到天气预报中讲到的贝加尔湖冷空气,西伯利亚寒流。每当秋季来临,随着一股股贝加尔湖的冷空气袭来,东北和华北都会大幅度降温,逐渐进入漫长的冬季。当贝加尔湖的冷空气逐渐消退时,我们这里的春天也会悄然而至。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据说淡水储量占全世界的1/5,对我们来说,这里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奇的地方。还是在孩提的时候我们就从苏联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听说过西伯利亚,沙俄时期十二月党人的流放地,苏联一些政治犯的发配地,让坐落在贝加尔湖畔的伊尔库茨克积淀下了厚重的历史底蕴。传说中,这里还是苏武牧羊的地方。还有李建的那首《贝加尔湖畔》,让我们对贝加尔湖充满了好奇和向往。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我们决定进行一次俄罗斯贝加尔湖之旅。
我们是单独组团,自己设计的行程,一行15人,都是40多年前一起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老知青。出发之前,我们专门制作了一面横幅,横幅上写着:“当年结缘辰清河 而今携手走四方——黑土情深老知青旅游摄影团”。 1968、1969年,我们这些人分别从北京和哈尔滨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六十四团,来到了黑河地区孙吴县的辰清河畔,辰清河是我们当年相识和结缘的地方,斗转星移,时光流转,真挚深厚的友谊与日俱增,源远流长。如今大家全都相继退休了,我们相邀在一起,即将携手走四方。几年来,国内国外,名山大川,大漠荒野,名城古镇,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且把余年当起步,潇潇洒洒走一回,这条横幅就像是一面旗帜,将要跟随我们走南闯北,遍布天涯海角。
notion image
8月26日,我们搭乘俄罗斯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前往伊尔库茨克,这是一架载客50人位的小型飞机,飞行高度在1700—1800米之间,飞机上除了我们一个旅行团外,大多数人都是在伊尔库茨克及其周边工作的中国人。哈尔滨到伊尔库茨克大约飞行两个半小时,当地时间下午4时到达伊尔库茨克(比北京时间早一个小时)。俄方地接是航空公司所属的一家旅游公司,我们是这个公司开展贝加尔湖旅游业务以来接待的第6个中国团队,公司非常重视,整个行程安排得很精细和周到。
notion image

伊尔库茨克印象

来到伊尔库茨克,我们的第一感觉这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地方。城市的街道,建筑风格,穿梭于街路上的有轨电车,就连路边种植的花草树木都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哈尔滨一样。特别是老街区的原木屋,几乎与哈尔滨老马家沟的那些木屋一模一样。见到这些原木屋,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原来那个被称为“东方小巴黎”的老哈尔滨,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伊尔库茨克早在200多年前,就给自己冠上了一个“西伯利亚小巴黎”的美称,林荫树下宽阔的街道,布尔乔亚式的建筑和西伯利亚传统的“伊兹巴”原木屋,构成了这个城市的独有风格。伊尔库茨克的“伊兹巴”原木屋不仅是俄罗斯北方的传统建筑,更是十二月党人给伊尔库茨克留下的历史印记。1825年12月14日,一批受欧洲启蒙思想影响的上层人士和年轻军官发动起义,试图推翻沙皇的统制,起义遭到了尼古拉一世的镇压而失败,这就是俄罗斯历史上的“十二月党人”。大批的十二月党人被判刑、流放,贝加尔湖畔的伊尔库茨克就成了集中流放这些十二月党人的地方。伊兹巴原木屋是当地人常见的民居,典型的伊兹巴通常有一个木栅栏围起来的小院,房屋用自然风干了的原木搭建而成,原木之间用泥巴勾缝,外形粗犷却很结实。十二月党人被流放到这里,从圣彼得堡来到这穷乡僻壤,也只能入乡随俗,就地取材建造起同样的原木屋居住。与众不同地是,他们建造的伊兹巴更大一些,有的甚至建成了两三层小楼。外部装饰也更加考究,更加华丽,特别是房檐下雕刻的木质花边,门窗四周的装饰,几乎是一栋房子一个样,很少看到雷同的。伊尔库茨克城区中心保留下来的“十二月党人纪念馆”就是当年的十二月党人留下来的。
notion image
在伊尔库茨克,我们几个人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走街串巷拍摄当年的伊兹巴,随着城市的改造和扩建,比较完好地保留下来的伊兹巴已经不很多了,在老城区和僻静的街道偶尔还会见到几座,但多是年久失修,木质发黑,装饰残缺,破旧不堪了。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新城区改造中集中一块地方,特意仿造了一些原木屋,复制的古董,怎么看也找不到原来的韵味了。好像是为了弥补此行的缺憾,旅行社安排我们前往离城区40多公里的塔尔茨建筑博物馆参观,在那里我们饱览了许多17世纪到19世纪俄罗斯北方传统的木结构建筑,重温了200多年以前贝加尔湖地区和伊尔库茨克地区历史风貌。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贝加尔湖的湖光山色

我们从伊尔库茨克乘车出发,来到了贝加尔湖的岸边,摆渡登上贝加尔湖的第一大岛奥利洪岛。在奥利洪岛中部乌日尔小镇边上的木屋宾馆住了下来,木屋宾馆是一排圆木搭建的二层小楼,紧靠着贝加尔湖边。推开房间的窗户,就可以看见碧波荡漾的湖水,听到节拍悠扬的波涛声。放下行李,我们全都跑到了湖边,大家在湖边欢呼雀跃,手中的相机咔嚓、咔嚓地响个不停,还有的人干脆脱掉了鞋子,试探着走进湖里,捧起一弯清澈的湖水,品尝一下据说是世上最纯净的湖水。都60岁上下的人了,还跟小孩子一样。谁都没有想到,有生之年我们还会到此一游。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湖水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从地图上看,贝加尔湖形如一个狭长的弯月,我们所在的乌日尔小镇是奥利洪岛与内陆最近的地方,这里看到的湖面也有十几公里宽,浩瀚的湖水波澜壮阔,汹涌澎湃,湖的两岸群山巍峨,山峰俊俏。八月的贝加尔湖,天高云淡,湖水湛蓝。沿着湖边散步,可以看到阳光照耀下的湖水,呈现着四五种颜色,湖边清澈见底,光影在鹅卵石上面泛起阵阵涟漪,湖水是黄绿色的;再往深处,湖水变成淡绿、深绿、浅蓝,遥望宽广的湖面,湖水变得湛蓝湛蓝。傍晚,我们在一个渔船码头上船,乘坐一艘渔船改造的游艇游贝加尔湖,游艇划开平静的湖面,推开层层波浪,夕阳把湖水染成了一片橙红,波浪中闪耀着一道道金光,成群的海鸥在船尾追逐。灿烂的晚霞,和煦的秋风,清新的空气,把我们带入了人间仙境。贝加尔湖的日出和日落色彩斑斓,天不亮我们就步行五六公里赶到萨满角的山崖上拍日出,选好机位,架上三脚架,固定好相机,静静地注视着东边的湖岸,不到一支烟的工夫,天边就开始放亮,一轮红日跳出湖面,冉冉升起。天边的云彩红了,宽广的湖面红了,深入湖水之中的萨满山也红了。渐渐地整个奥利洪岛都披上了金色的霞光。拍日落,就在我们住的湖边,湖边上成群的海鸥上下飞舞,我们把飞舞的海鸥作为前景,记录下了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日落景象。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萨满角是贝加尔湖上的一个标志性的景观,也叫做萨满岩,是一座伸向湖中的石山,山石由大理石、花岗岩和石英岩构成。山势并不是很高,因其凸起于湖面,屹立在波涛之中,充满了神秘色彩,被当地人奉为石庙。据说萨满教发源于中亚和北亚地区,奥利洪岛是北亚萨满巫师最后的庇护所,因此,这里也就成了萨满的圣地,镇子的中心有一座萨满庙堂,似曾相识的萨满祭祀物品,几乎随处可见。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狂野奥利洪岛

从乌日尔小镇到奥利洪岛最北端的合坡角,我们是坐着俄罗斯退役的军用越野吉普去的。为了保护岛上的生态环境,整个奥利洪岛没有一条水泥或柏油公路,岛上的路全都是山间土路,尽管我们有一些思想准备,但是,路途上的惊险、刺激至今还让我们惊心动魄,心有余悸。开车的是两位俄罗斯布里亚特族的小伙子,一位高大威猛,一位廋小精干,面目酷似蒙古人。汽车开得简直就是疯狂,越野车刚一出了乌日尔镇,两个人就在荒野上飙起车来,荒野之中,没有固定的道路,只有几条碾压出来的车辙,淹没在没人高的荒草中,我们如同越野拉力赛一样,先是在旷野里狂飙,一会儿沿着45度角的山坡冲上了山顶,一会儿又从陡坡冲下谷底。有一段路是一片沙地,汽车卷起来的沙尘有几米高,就像刮起了龙卷风一样,整个车身都隐藏在沙尘之中了。最惊险的要数穿越怪树林,或许是雨水冲刷的结果,林中的车辙高出地面几十厘米,就像是两条狭窄的平衡木,高低不平,弯弯曲曲,车轮压在车辙上,稍有不慎就会掉进沟里。司机娴熟地驾车走在狭窄的车辙上,同时还要注意旁边密集的大树,在树空中穿行,既要看准路面上的车辙,又要躲闪迎面而来的大树,这种狂飙的体验,是我们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
notion image
奥利洪岛最北端的合波角,是俯瞰贝加尔湖的最佳位置,经历了路途上的狂奔,坐在合波角的山崖上,欣赏贝加尔湖的湖光山色,眼前的贝加尔湖,水天辽阔,烟波浩渺,如同大海一般。所不同的是,湖水舒缓而又平静,没有大海般的波涛汹涌,没有风起云涌的疾风巨浪。微风中,湛蓝的湖水泛起一道道淡蓝色的水波纹,在湖面上画出了一条条柔美的曲线。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中午,两位司机师傅在岛上的一片小树林里为我们准备好了野餐,烧鱼汤和烤鱼,烧汤和烤鱼的鱼都是从湖里新打上来的,他们在地上架起了小水桶,桶里加的是岛上的泉水,把洗干净的湖鱼,放入桶内,加入盐和一种类似茴香的佐料,桶下边架起木绊子,沸腾的鱼汤香味四溢,远远地我们就闻到了。当地的居民在树林子里为游人搭建了几个木桌,每个木桌周围都有两排木凳,我们围坐在木桌前,就着面包喝鱼汤,鱼汤管喝管添,每个人都喝了好几盘。旅游公司的经理伊琳娜随车带来了俄罗斯啤酒,树荫下,木桌旁,吃着烤鱼,喝着啤酒,空地上烧鱼汤的木火正旺,脚下不时飞来一群海鸥,在身边觅食嬉戏。酒不醉人人自醉,我们被这野味十足的野餐彻底陶醉了。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乘环湖火车游览贝加尔湖

乘坐环湖火车游览贝加尔湖,是一段温馨、浪漫、充满惬意的旅行。我们从伊尔库茨克上车,先是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行驶了大约一个小时,在一个叫斯柳江卡的火车站折返,驶入湖湾铁路。这个车站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的一个较大的编组站,站内十几条铁道线上停满了长龙般的货运列车,进出往返十分繁忙。火车站的站房是用大理石建筑的,十九世纪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坚固敦实,导游告诉我们,像这样全部采用大理石建筑的火车站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notion image
湖湾铁路,是19世纪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主持下修建的。这段铁路全长81公里,基本上是沿贝加尔湖而建,一侧是浩瀚如海的贝加尔湖,一侧是奥尔辛斯基高原的崇山峻岭,山路崎岖,风光旖旎。沿途要穿过38个隧道,跨越47座桥梁,为了防止山体滑坡,紧靠大山一面修筑了280处挡土墙,虽然80%的路基是当年修筑的,路况依然形同初建。坐在舒适的车厢里,向两边观看,一面是蔚蓝色的湖水,碧波荡漾,一面是绵延起伏的山峦,不时有一个个小村庄掠过,异国特色的田园风光,恬静的令人陶醉。因为是观光旅游列车,全程设置了6个停靠站,有的是停在隧道口,游人们可以下车徒步穿过历经沧桑的百年隧道;有的是停在桥梁的一端,游人们可以抚摸着锈蚀斑驳钢梁,迈步走过饱经风霜的铁桥;火车在一个村子停下来,我们走进了村子里,村里的人热情招呼我们这几个中国游客,交谈中一位老人特意邀请我们到她的家里去做客。中午时分,火车停在了一个湖湾,这里是游客们野餐的地方,因为我们在车上已经提前把饭吃了,腾出了时间抓紧跑到湖边拍照,亲手摸一摸清澈的湖水,清凉地充满了惬意。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相关文章
明媚的林中空地(2006年9月)
Lazy loaded image
边走边拍游澳新(2009年12月)
Lazy loaded image
美国散记(2011年4月)
Lazy loaded image
黑龙江下游散记(2011年7月)
Lazy loaded image
北欧四国和俄罗斯德国行摄随笔(2012年6月)
Lazy loaded image
飞往南非(2013年11月)
Lazy loaded image
北欧四国和俄罗斯德国行摄随笔(2012年6月)飞往南非(2013年11月)
Loading...
杨连地
杨连地
一位勤劳的作者
最新发布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轶事
2025-1-29
大 江 有 痕
2025-1-29
陕甘青蒙自驾游(2015年9月)
2025-1-17
浙西南的田园秘境(2015年4月)
2025-1-15
甘南川西北藏区行(2014年8月)
2025-1-15
太行山和晋陕大峡谷(2014年4月)
2025-1-15
公告
🎉2025年新版博客已经上线🎉
-- 感谢您的支持 ---